世界科学智能大赛增设中学组赛道,意味着什么
发稿时间:2025-02-27 16:51:00 作者:魏其濛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2月23日,在上海举办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第三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在大会平行活动科学智能青年创新论坛上正式启动,大赛设置100万元奖金,面向全球招募选手,共同探索航空安全、材料设计、合成生物、创新药、新能源赛道的科学智能前沿命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工智能(AI)不断赋能科学研究、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逐渐成为科研新范式的当下,与前两届大赛相比,第三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命题更加贴近产业实际需求,并首次设置了中学组赛道。
近期,Deepseek引起全世界关注,对教育界、产业界都产生很大触动。本届大赛的赛题组负责人、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李昊感受到,此前有很多公司会在“做更多应用”和“突破核心技术”两个方向之间摇摆,而Deepseek的成功案例激励大家更加专注于研发。
李昊说,Deepseek的团队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而年轻人具备创造力强、勇于接受新事物、敢于试错的特性。本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特设中学组赛道,正是想激发更年轻的一代人了解人工智能知识、培养研究兴趣,借助年轻人的闯劲和创新能力,对破解产业级科学难题作出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首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于2023年6月启动,共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1653名选手参赛;2024年7月,第二届大赛吸引了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12687名选手参加,并首次迎来了高中生组团参赛。这些高中生来自华师大二附中、七宝中学、松江二中等14所上海顶尖高中,他们组成6支队伍,并有4支队伍晋级复赛。在每个赛道均有100支队伍参与复赛的情况下,两个高中生团队——“919”团队在地球科学赛道复赛排名第23名,“ETO统一阵线”团队在社会科学赛道复赛排名第14名(前10名晋级决赛)。
李昊告诉记者,高中生能够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远超大赛组委会预期:“我们原先认为,高中生能进入复赛,甚至是能把赛题完成就非常好了。因为这些赛题都是交叉领域的难题,既需要选手充分理解科学问题,掌握足够多的AI知识,还要有高水平的编程能力。高中生没有很多时间精力准备比赛,更何况和他们同题竞争的有很多是研究生、大学老师、企业里的研究人员。”
李昊举例,第二届大赛的地球科学赛道题目是使用AI大模型预测未来短期内的极端天气,这道题目来源于防范台风等极端天气的现实需要。“预报极端天气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一般是基于物理模式,使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出天气的变化情况,需要大量算力。而AI技术带来的变化是,人们可以设计出新的AI模型,用更快的速度计算出未来的天气。”
第二届大赛落幕后,在地球科学赛道取得不俗成绩的“919”团队队长、上海嘉定一中高三学生李竞然总结了自己的感受。他说:“我对计算机科学有浓厚兴趣,以前对神经网络只有表面的了解,通过这次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深入理解了其原理及应用,见证了AI在气象预报等领域的潜力。我将密切关注前沿科技,特别是AI领域的新模型,今后也会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通过自学和在线课程加强技术知识储备。”
在第二届大赛社会科学赛道排第14名的“ETO统一阵线”高中生团队面临的赛题是:以市场博弈和价格预测为核心,通过对电力市场行为分析,用学科融合方法探索解决对电力结算价格预测的现实问题。大赛组委会给出评价称:“方案逻辑合理,作为高中生展现出了较强的代码能力,具备了一定的AI基础。”
李昊告诉记者,世界科学智能大赛的赛题所需要的知识远超高中学习的范围,参赛的高中生均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有的有丰富的技术经历,有的得过多项竞赛大奖。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近几年,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和应用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教育已经进入了中小学。
2024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要求从小学到高中分阶段开展相应课程,让学生不仅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还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培养逻辑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9月,上海市教委印发《上海市推进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文件提到,鼓励各区、各校通过设立人工智能科技节、举办人工智能作品展、组织人工智能应用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实践与创造能力。2025年1月,上海市教委又发布通知,确定上海中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等89所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为“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
李昊认为,以竞赛方式吸引高中生参与研究科学智能问题,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激励宣传作用,让更多高中生知道可以用AI工具解决不同领域的科学问题。他说:“从小普及AI教育,也许能改变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
对于AI的“双刃剑”效应,李昊并不感到担心:“AI作为一种工具,的确可以用于生成作业的回答,但无法直接用于解决复杂问题。未来,各个科学领域与AI融合的程度会越来越高。总的来说,拥抱AI,利大于弊。”
当下,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在教育领域掀起使用热潮。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
2025-02-28 13:30:00国新办今天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介绍,202...
2025-02-28 13:30:00记者今天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工信部近日向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地13家外资企业发放...
2025-02-28 13:30:00部分婚介机构提供“闪婚”服务收取高昂手续费,却往往导致“闪离”,引发纠纷。最高人民法院...
2025-02-28 13:30:00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第二批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最高法指出,本批典型案例着力明确,加大力...
2025-02-28 13:30:00诱导受害者下载Uni-pay APP;要求受害者登录账号;只要登录使用此APP,受害者手机就会变成一...
2025-02-28 12:33:002月28日,AG600-1005架机在陕西蒲城民机试飞中心完成可燃液体排放表明符合性试飞,滑进停机坪...
2025-02-28 12:54:00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2月27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在重...
2025-02-28 11:36:00在动火作业中,不懂或忽视安全防护工作极易引发火灾事故,以下亡人悲剧均涉及无证违章动火!
2025-02-28 11:30:00据报道,2024年11月26日,FENDI在其Instagram上发布视频及照片,宣传其与韩国手工艺人合作的...
2025-02-28 11:01:00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该院方广有研究员领导的月球与火星探测雷达研究团...
2025-02-28 10:30:002月27日,北京,周鸿祎:“开源如人工智能的根茎,会带来生物大爆炸效果。”
2025-02-28 10:24:00今天是2月28日,中国青年报“青年早新闻”来了——“青年关注、关注青年”!几分钟速览最新热...
2025-02-28 10:24:00嫦娥六号样品研究成果“上新”了:由国家航天局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离子探针中心...
2025-02-28 10:24:002025年是畅雨确诊“天使综合征”后的第13年,也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后的第35年。人类基因组...
2025-02-28 10:24:00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44445万千瓦,增长3.8%;水电装机容量43595万千瓦,增长3.2%;核电装机容...
2025-02-28 10:06:002月28日上午,百万网红罗大美遭绑架遇害案在河南南阳市中院开庭审理。
2025-02-28 10:00:002月25日,由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青蜂侠-青年守护品牌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啄木鸟家庭维修...
2025-02-28 09:53:002月25日,由中国青年报社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的“青蜂侠-青年守护品牌大会”在北京举行。本...
2025-02-28 09:49:00二次元产品、社群活动、沉浸式文旅体验……在当今的消费市场中,情绪价值正成为年轻人买单的...
2025-02-28 09:05:00春节期间,浙江省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的《杭州新闻联播》节目,使用AI数字人进行新闻播报,...
2025-02-28 07:51:00随着藏历新年的到来,拉萨这座城市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迎来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和本地居民的亲朋...
2025-02-28 03:26:00日前,第61届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法国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拉开帷幕。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被...
2025-02-28 03:26:00黎巴嫩籍学者、中山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穆罕默德·兹雷克2月26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
2025-02-28 03:23:00新华社南京2月27日电(记者朱程)以指尖为画布,色彩、花纹在方寸之间跳跃,一副副充满创意...
2025-02-28 03:22:00当中国红遇上暹罗金,当非遗跨越山海,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2025-02-28 03:22:00全国人大代表李政,来自广东的一家民营企业,是一位有着20多年从业经验的高级机械工程师。全...
2025-02-28 03:21:00综观全书,《我的绿色低碳生活》是一部充满艺术魅力与生活智慧的作品,它不仅传递了重要的环...
2025-02-27 23:43:002月27日,北京,周鸿祎:“中国人工智能的开源生态必然战胜美国的闭源模式。”(视频制作:实...
2025-02-27 23:26:002月27日,北京,周鸿祎:“不要把大模型当机器、当电脑,而要看成亦师亦友的专家顾问。”(视...
2025-02-27 22:20:00这是小周第一次尝试溶洞内潜水科考。作为一名研究水生生物的科研人员,小周经常下水和各类水...
2025-02-27 21:29:00日前,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宣告了一个震撼学界的发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
2025-02-27 2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