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对《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向社会征求意见 【详情】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6日在2025年采购与供应管理大会上发布《2025“人工智能+供应链”创新发展报告》。根 【详情】
9月16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在吉林长春举行。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将 【详情】
16日,在昆明召开的第二十二届中国网络安全年会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协同防御分论坛上,国内首次针对AI大模型的实网众测检验结果揭晓。【详情】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一旦攻击者接管大模型,就能够在后台实时监控大模型的运行,查看大模型对话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参展商技术人员 何应彪:目前我们自研的无人机反制枪配备了6个频段,能够基本上覆盖市面上商用无人机和自制穿越机的反制。【详情】
9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在全球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详情】
9月15日,黑龙江黑河,俄罗斯游客通过中国对俄免签政策入境旅游,在中央商业步行街散步购物。视觉中国供图 当AI助手规划行程、VR技术重现长城烽火、跨境支付实现“一码通行”,旅游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详情】
AI的广泛应用,为虚假信息的批量生产和病毒式传播提供了“温床”,给社会治理带来挑战。【详情】
9月15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云南昆明开幕。【详情】
今年以来,环卫行业正经历一场由“无人化”驱动的深刻变革。在广东深圳,无人环卫机器人开始大规模投入使用。【详情】
颗石藻是海洋中的主要浮游植物之一,其光复合系统能够高效捕获和利用光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文达和田利金带领团队,首次在原子层面揭示了颗石藻通过扩展和优化其光系统结构来适应海洋光环境的独特策略,是光合生物适应进化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发现。相关研究成果日前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详情】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主论坛15日在云南昆明举办,论坛上发布了《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详情】
9月15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主论坛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论坛上,主办方发布了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网络安全应用测试结果。 【详情】
不再只是“参数”“算力”“颠覆”,此次黄浦江畔反复回响的关键词多了“经验”“学习”“协作”与“共创”。受访者供图 当千行百业都在进入自己的人工智能(AI)时刻时,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民宿管家马兰花也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助手——国产大模型。【详情】
看机器人做广播体操、踢足球,参与激光射击体验赛,听乒乓球数字“教练”分析运动数据……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以“赛事名城·链动全球”为主题的体育服务专题展区人气爆棚,集中展示的前沿科技应用场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到体育与科技的融合魅力。【详情】
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今天在云南昆明开幕。开幕式现场,12387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平台启动。【详情】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融入日常生活,文旅消费正实现三大转向:从“走马观花”走向“深度沉浸”,从“单点服务”迈向“全域智能”,从“线下局限”跨入“跨域联动”。【详情】
9月14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精密装配赛京津冀鲁联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航空中心举行。本次联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数十所高校、近百支队伍参赛。比赛设置实操调试与答辩汇报两个环节,旨在突出智能装备与传统工艺在实践中的融合创新应用,深度考察参赛者对跨领域技术整合的掌握程度,全面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技术应用能力。【详情】
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正式出台专项支持政策,脑机接口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领域。【详情】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办法》共十四条,主要对网络安全事件报告适用范围、监管职责、报告主体、报告流程、报告时限、报告内容等提出规范要求。【详情】
步入展厅,一个名为“我们的经典”的沉浸式神话研学一体化活动空间,被学生们围得水泄不通:AR(增强现实)技术让《山海经》中的神兽从书页“跃”出;VR(虚拟现实)设备带观众“穿越”《山海经》中的奇山异水;巨大棋盘旁,孩子化身“古籍探险家”合作闯关,更有MR(混合现实)互动,让孩子“变身”孙悟空对决“妖怪”。【详情】
很多人对9月7日午夜和8日凌晨的月全食充满兴趣。某社交平台“月全食”相关话题浏览量超过了7300万。尽管月全食颜色最深的“食甚”阶段发生在凌晨两点多,但“朋友圈月全食摄影大赛”还是安放了每个熬夜看月亮的心灵,刷屏的“红月亮”给一个寻常的周一带来了不寻常的惊喜。【详情】
城市楼宇间,物流无人机精准投送货品,巡检无人机自动执勤,载人飞行器实现空中通勤——这些曾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详情】
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详情】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详情】
网购是大家现在习以为常的一种购物方式。【详情】
9月5日至9日,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在德国举行。作为全球消费电子和家电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本届展会以“让创新惠及所有人”为主题,吸引全球1900余家展商参展,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与未来愿景。其中,中国企业超过690家,占比逾1/3。海尔、TCL、海信等中企带来的众多创新产品与前沿技术受到广泛关注。【详情】
在9月10日举行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人工智能生态伙伴大会”上,《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2.0》(以下简称“伙伴计划2.0”)正式发布。伙伴计划2.0明确,北京计划到2026年底,通过综合评估、动态进出机制,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成员规模至1000家。【详情】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11日宣布,俄罗斯当天从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进步MS-32”货运飞船。该飞船将于2天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为其送去总重超过2.5吨的各类物资。【详情】
人工智能带来的震动还在持续。在不久前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AI(人工智能)是随处可见的热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围绕AI有哪些创业机遇,成为“青数聚”交流活动的一个热点话题。【详情】
当直播镜头对准奔流的长江,消费者一边聆听主播与果农讲述奉节脐橙的种植故事、了解这个县城的千年文化,一边一键下单——这样的沉浸式购物场景,已是中国电商生态的常态。如今,在数智驱动下,人工智能(AI)等技术加速渗透电商全链路,不仅为行业注入新动能,而且用更便捷、更精准、更有温度的服务,推动中国消费持续向“新”而行。【详情】
9月10日凌晨,在浙江绍兴城际铁路柯桥站施工现场,总重4000余吨的钢箱梁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顺利实现精准落位,标志着在运营铁路桥梁上尝试应用AI技术换梁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我国既有铁路改造升级提供了新方案。【详情】
记者9日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获悉,该院自主研发的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成功完成针对粉碎性骨折黏合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入组,在150余例受试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各项指标均达到预设标准。这一创新生物材料可用于大小骨折碎片的黏合固定,有望为骨科领域带来治疗模式革新。【详情】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当地时间10日发布消息说,美国“毅力”号火星车去年在火星耶泽罗陨石坑附近采集到的一块岩石样本中存在“潜在生物特征”。【详情】
记者日前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团队研发的新型催化体系,可在仅70℃的温和条件下,将气态甲烷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液体甲醇,为我国可燃冰资源就地利用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方案,也标志着我国在低温催化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详情】
记者10日从国家网信办获悉,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创新发展和规范应用,网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持续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工作。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详情】
近期,无人驾驶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迎来爆发式增长。美国Waymo在凤凰城、旧金山等地的全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规模扩大至千辆级别;特斯拉FSD入华步伐加快,开始在上海、北京等地进行道路测试;梅赛德斯-奔驰在德国高速公路上推出L3级自动驾驶系统,宝马、大众等车企也加速了智能驾驶布局。【详情】
我科学家破解颗石藻高效利用光能的奥秘
浙大研发“骨胶水”实现突破
科学家解锁可燃冰转化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