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科技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全球新物种“海珠微瓢虫”在广州发布

发稿时间:2025-02-16 21:39:00 作者:佘怡佳 林洁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广州2月16日电(佘怡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今天,广东省“世界湿地日”暨红树林保护宣传活动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行。现场,全球新物种——“海珠微瓢虫”发布。此次新物种是2022年度海珠湿地昆虫调查监测过程中所发现,该成果已在国际期刊《动物阶元》(《Zootaxa》)上发表。

全球新物种“海珠微瓢虫”在广州发布。主办方供图

  该新种体长1.2至1.3毫米。椭圆形,背侧和腹侧凸。红棕色,足和触角颜色较浅。在此次调查中,调研人员一共在广州海珠湿地发现3头标本,发现地点分别为湿地二期及湿地三期研学空间,周边生境以龙眼、荔枝等果树为主。

  微瓢虫科是一个小众类群,过去它被认为是伪瓢虫科的一个亚科,现基于分子数据已被提升为独立的科。目前仅有7属19种,大多数属种仅分布于中美洲、南美洲和南非某些特定的岛屿,此次也是中国第一次发现此科及物种。

“保护红树,守护候鸟”行动启动。主办方供图

  从2020年起,广州海珠湿地携手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持续开展本底昆虫资源全面调查,以摸清昆虫多样性本底数据、分布特点和动态变化规律,及时应用于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充分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2021年和2022年,广州海珠国家湿地相继发布了“海珠斯萤叶甲”“海珠珐轴甲”两个新物种。

  广州市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物种的发现,是对海珠湿地生态修复工作的肯定,未来将继续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化生态修复和科研监测工作,推动湿地保护与科研工作的深度融合,为全球湿地保护与研究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湿地保护知识。主办方供图

  作为全国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广东湿地类型多样,现有湿地面积约190万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1.14万公顷、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广东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体系建设,强化湿地及红树林资源监管,社会各界踊跃参与保护修复。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广东省有涉红树林自然保护地49处,约95%的红树林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管理,重要红树林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广东省“世界湿地日”暨红树林保护宣传活动启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此外,主办方还发布了2024年广东省重要湿地名录,以及“小微湿地+”“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名单,为“保护红树,守护候鸟”行动授旗,启动2025年广东省关爱红树林知识竞赛,该竞赛将持续至今年7月,先后分4期进行,通过线上问答形式普及红树林生态知识,呼吁全社会关注湿地保护,共建绿色家园。

 
责任编辑:邱晨辉,梁国胜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