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科技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如何实现从“书架”到“货架”关键一跃

发稿时间:2024-06-24 09:54:00 作者:刘世昕 尹希宁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 刘世昕

  “我希望今年年底前能够把中试做好,中试至少是千吨级的规模。”近日,在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实验楼,该校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田华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自己的年度“小目标”。

  某种程度上,这个“小目标”的底气来自北京市加快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积极推进。

  从原始创新的“最初一公里”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北京打破科技成果转化堵点,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为核心,使各类创新主体“有得转”“有权转”“愿意转”“转得顺”,为北京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4年5月25日,北京首钢园,观众在科技活动周上参观“北脑二号”智能脑机系统。视觉中国供图

      “不愿转”?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

  “在没有改革以前,科技成果完成后往往停留在论文和专利阶段,与转化到产业之间有巨大鸿沟。企业对技术感兴趣,但不愿意冒险买断技术。”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丁宝全看来,科技研发到产业化之间存在转化的鸿沟,而要跨越这条鸿沟,需要“赋权”。

  他解释,转化过程中,科研阶段需要有研发人员参与,才能把技术更好地落地转化。科研人员对技术细节最了解,深知技术有产业转化潜力,赋权改革之后,科研人员可以和企业共同推动产品从实验室走向中试。

  2020年1月1日,《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正式实施,在全国地方立法中首次提出职务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和使用、转让、投资等权利“全部或者部分给予科技成果完成人,并同时约定双方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方式”。

  也是在那一年,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此后九部门共同确定了《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名单》,40家单位入选。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正是其中之一。

  根据相关政策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内部管理办法,科研人员可自主选择被赋予70%的科技成果所有权,或10年的长期使用权。国家纳米中心成果转化处处长任红轩说,针对科技成果创新性强的早期项目,赋予职务科技成果10年长期使用权,成果完成人可以瞄准市场应用方向,带着科技成果与企业等需求方深化应用研究、产品孵化及产业化合作,以此努力解决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

  丁宝全团队的“一种DNA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项目,就是10年长期使用权赋予过程中的重要成果之一。

  丁宝全介绍,疫苗的核心一部分是抗原,一部分是佐剂,而他的研究攻关重点是将抗原和佐剂精准定量地载入“DNA纳米机器人”中,递送至免疫细胞,提高免疫刺激效果,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和转移。

  有了“赋权”,就有了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动力。丁宝全举例,一种新药在获得药监部门的临床批件之前,从中试车间生产到非临床毒理研究,再到动物安全性研究,至少要两三千万元。

  据他介绍,有了赋权协议后,科研团队可以获得前期社会资本支持,不仅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人员也可以获得收益,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如今,课题组已与企业开展合作,有望在两年后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同一单位的研究员聂广军,带领团队研制了药物递送DNA纳米机器人。这项技术,根据不同药物需求将机器人做成四面体、八面体、球状等,内部可以装载药物,精确靶向定位病灶部位后再打开开关,让药物“指哪儿打哪儿”,对病灶发起“精准攻击”而不影响其他细胞。

  赋权改革试点后,聂广军团队一边继续做基础研究,一边研发其他的送药机器人和药物。同时通过赋权改革,团队的成果有望走出实验室,加快推动产业化应用。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田华军在实验室内。受访者供图

      “谁来转”?技术经理人赋能成果转化

  任红轩提到,该中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的一大关键点,是“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科技成果权益分配机制”。

  据他介绍,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现金奖励机制方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技术转让或者许可所取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奖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采用更灵活的方式分配,例如70%的收益以现金形式奖励给研发团队,如果团队有其他研发需求,也根据实际情况将收益灵活分配。

  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对23个团队进行奖励,奖励金额超过4000万元,并且科研团队都能享受到国家税收减半的政策。与2017年-2019年相比,赋权试点实施以来的2020年-2022年,该中心成果转化数量同比增长6倍,转化合同额1.6015亿元、同比增长50倍,转化涉及专利同比增长7倍。

  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业务总监李园,已经在多个场合为公司研发的脑机接口产品“代言”。3年前,她的身份还是一名科技项目经理人。

  2021年11月出台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指出,为吸引一流国际化人才,北京市实施“朱雀计划”,加快引进具有科学家思维、工程师技能、拥有创新资源调配能力的高端项目管理人才,主要服务于新型研发机构等重点科研机构和“三城一区”等重点区域建设。

  李园是首批入选“朱雀计划”的科技项目经理人之一。在科研机构和市场中间,科技项目经理人通过对接资源等工作,帮助科研机构完成技术交易。

  入选“朱雀计划”后,李园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调研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以下简称“北京脑所”)。

  “从实验室研发的部件,到最终形成产品,中间还有很长的距离。”李园调研发现,脑机接口是典型的跨专业、跨学科的技术攻关领域,全链条上涉及非常多的核心部件和技术团队。鉴于这样的特点,需要一个可以集结多学科资源、汇集多领域力量的机制,加上产业化的牵引,去做产品集成开发以及转化应用。

  “如果不站在产业应用的角度去思考,研发出来的成果可能很难走向市场。”李园说。

  近年来,在北京市脑机接口重大科技战略的部署下,北京脑所牵头规划了“智能脑机系统增强计划”,借鉴国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采用“基金+中心+联盟”的新型机制,支持脑机专项研发和产业化,打通脑机产品研发上下游关键环节,打造北京市脑机产业生态。

  在这样的机制下,北京脑所孵化成立了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李园也从科技项目经理人转变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总监。

  公司建起来了,基金有了,成果转化的路径更清晰了。得益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芯智达自主研发出了侵入式采集单神经元电信号的“北脑二号”系统,在2024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上,该系统作为重大成果面向世界发布。在演示画面中,猕猴搭载该系统后,能够通过意念实现对二维运动目标的脑控拦截,这在全球还是首次。

  而在北京,越来越多人加入技术经理人的队伍。根据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23年,北京市登记技术转移机构174家,技术经理人633名。此外,推动行业协会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训20场,服务1700余人次。自2020年在国内率先启动技术经纪专业职称评价工作以来,有743人获得职称。

华北电力大学,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内。受访者供图

      “没资源”?产业开发研究院整合链接要素

  2023年,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支持建设首批产业开发研究院,支持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5家单位建设北京市产业开发研究院,推动科技成果在京转化落地。

  用华北电力大学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主任、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副主任王宏盛的话说,要着眼科研成果转化的“全过程”。

  2023年,由华北电力大学建设、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运营,“北京新型能源产业开发研究院”建设项目正式获批,研究院同时是北京市5家产业开发研究院之一。

  王宏盛解释,能源电力行业的创新及产业活动涉及企业、高校等多元主体,大央企之间相对自主的创新合作较少,需要中间平台找到产业的共性技术需求,并基于不同主体的创新要素特点和优势方向进行协同及集成式的研发攻关,配合市场进行开发验证,破解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之间的难题。

  此外,产业开发研究院能够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行业提出需求,科研人员针对核心技术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为行业带来解决方案。

  王宏盛介绍,根据学校在能源领域的优势和发展实际,产业开发研究院首要的方向是打造产学研联合体,促进新型能源产业协同攻关。同时,整合资源、激活创新核心要素,让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在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实验楼内,田华军带领团队长期围绕电池体系关键材料开展研发。他与团队研发的钠离子电池,成本低、宽温性能好,如果应用到电动汽车上,能够保证“零下30摄氏度也不趴窝”。

  田华军说,学校老师的重点是在技术层面,相对来说,缺少产业化的推广、商业运作等经验。在他看来,产业开发研究院的成立可以更好地为各种资源搭线,并对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指导。

  与田华军课题组同一栋楼中,华北电力大学氢能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建国还开发了另一条赛道——电解制氢,“比如春天和秋天风电、光电充裕时,把电转化成氢存储起来,在夏天和冬天再转化成电,进行制冷制热,解决能源时空平移的问题”。

  刘建国介绍,产业开发研究院成立后帮助团队孵化项目、对接资金,帮助项目落地。他举例,在研究院的支持下,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转移给企业后,企业出研发经费,科研人员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双赢”。

  王宏盛说,今年,学校已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动指南,学校科研团队可以联合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央企院所,根据需求获取服务,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概念验证、小试中试等项目的申报。未来,研究院还将张开双臂,触达智慧电厂、储能及氢能等新业态,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提到,面向未来,北京将以技术转移机构、产业开发研究院、概念验证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及企业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为抓手,建立多节点、高流量的成果转化网络,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落地,助力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

责任编辑:邱晨辉,原春琳,王国强,谢宛霏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