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科技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西蒙·怀特:超级计算机帮人类“刻画”出宇宙的模样

发稿时间:2024-04-15 19:33:00 作者:李剑平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近日,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西蒙·怀特(Simon D.M. White)教授在浙江省科协“科学咖啡馆?大师对话”活动中,介绍智能计算在现代天文学中的广泛应用,他说借助一台计算机,我们可以坐在虚拟的飞船里,用几分钟穿越距离我们几百亿光年的宇宙,观察不同的星系结构,以及它们的演变过程。

  宇宙是如何构成及演变,智能计算如何帮助宇宙探索,智能计算又将如何发展?本次活动以“智能计算,为探索宇宙注入新活力”为主题,西蒙·怀特与来自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以及杭州外国语学校的中学生进行交流对话。

  宇宙浩瀚而又复杂,即使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也不能看全整个宇宙。天文学家更无法利?真实的星系进?实验,或者等待宇宙演化的发生。怀特说,超级计算机正在帮助人类“刻画”出宇宙的模样。计算机看不见宇宙,它能“看见”天文观测数据和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

  怀特通过数值模拟,清晰地呈现暗物质的分布,两个星系是如何互相吸引并最终并合,或者最初接近光滑的宇宙,不断膨胀并发生改变的。

  古代科学家用观察或实验认识世界。后来,牛顿等建立了数学模型总结世界运行的规律。不过,探寻科学的真相,还可以有更多的路径。西蒙·怀特说,他引领建立宇宙结构演化的标准模型,就证实了冷暗物质在驱动宇宙演化中扮演主导?色。

  从早期巨型的计算机发展至今,西蒙·怀特见证了计算机速度的突飞猛进。40年前,计算机只能模拟500颗粒子的计算能力,现在已经进化到上万亿颗粒子,计算能力、观测能力、灵敏度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创新突破正在全球各地涌现。

  之江实验室天文计算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毅,分享了智能计算助力揭秘“宇宙闪烁”的过程。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每秒产生3GB的数据。之江实验室科研团队利用智能计算技术,对天眼的数据进行创新性分析,捕捉到全球首例持续活动快速射电暴。之江实验室还将打造“宇宙触角”相场望远镜,探测动态宇宙信号的发展重心。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西蒙·怀特在浙江省杭州市科普讲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摄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西蒙·怀特在浙江省杭州市科普讲座。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摄
 
责任编辑:梁国胜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