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科技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气候变化让儿童“最受伤”

发稿时间:2023-03-01 15:33:00 作者:青年参考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月24日,泰国曼谷,卫生官员在社区内喷洒灭蚊剂,以预防登革热传播。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综合编译 王梓

  现代文明被摧毁的20年后,人类因传染病陷入绝境,幸存者们为了生存自相残杀……美国HBO电视网出品的新剧《最后的生还者》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飘红。该剧讲述了一种能将宿主变成丧尸的真菌席卷全球后,世界各地的人被迅速感染、文明被“重置”的故事。

  剧情看似虚幻,但并非毫无根据。现实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严重的真菌感染因气候变化而增加。“气候变化引发了‘真菌恐慌’。”美国《今日美国》报称,虽然真菌感染导致全球混乱所需的时间或许远远超过电视剧里设定的20年,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对此一笑了之。

  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援引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的数据称,致命的真菌感染正在美国多地蔓延,重症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在增加。20世纪70年代,每年仅有几百名美国人死于真菌感染;2021年,这一数字高达7000多人。专家警告称,气候变化导致一些过去只能存活于特定环境中的真菌出现在其他地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免疫力变差。

  对真菌来说,寒冷潮湿的环境更适合生存,这就是为什么它们更容易感染蚂蚁、蝉,而不是哺乳动物。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教授乔治·汤普森告诉《今日美国》报,一些证据表明,“真菌开始适应在哺乳动物的体温下生存。”

  科学家估计,全球有多达500万种真菌,但只有几百种能让人类生病。过去,体温保护我们不受大多数真菌侵蚀,但在过去几十年里,多种真菌病要么扩大了传播范围,要么开始感染人类。“随着环境变暖,(真菌)能在更高的温度中生存,保护我们免受伤害的门槛降低了。”汤普森说。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人类要担心的不只是真菌。CDC称,气候变化以多种方式影响着人类健康,包括极端天气造成的伤亡,也包括引起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食源性和水源性疾病、其他传染病和精神疾病。

  “一些现有的健康威胁将加剧,新的威胁会出现。并非所有人都面临同样的风险,要考虑年龄、经济资源和地理位置等因素。”CDC指出。

  去年8月,在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数据科学家卡米洛·莫拉和同事们,阐述了10种气候灾害(气温飙升、海平面上升、干旱、植被覆盖变化、海洋气候变化、强降水、风暴、洪水、热浪、火灾)是如何影响传染病的。他们研究了超过7.7万份论文、报告和书籍,以及来自全球传染病和流行病学在线系统(GIDEON)和CDC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的数据,发现在375种影响人类的病原体疾病中,有218种因气候影响而恶化,占比高达58%。

  以引发全球大部分腹泻的弧菌为例,过去30年来,适合这种病菌繁殖、传播的天数增加了一倍。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霍乱弧菌的全球适应性上升了近10%,一些不常出现霍乱的国家,暴发该病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气候变化正在改变生态系统,对气候高度敏感的虫媒传染病反映了这一点。过去,人们看到疟疾、登革热、西尼罗河热等虫媒传染病在最贫穷的国家肆虐,但未来,发达国家也很难独善其身。

  美国环境保护局将莱姆病视为反映气候变化的指标之一,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烧、头痛、疲劳和“牛眼”皮疹。如果不及时治疗,感染会扩散到关节、心脏和神经系统。它是北美地区最常见的蜱传疾病,发病率在最近10年中快速上升。发表在《加拿大传染病和医学微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预测,到21世纪中叶,全球变暖将导致北美地区的莱姆病患者数量增加20%以上。

  美国的病例增速尤其惊人。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数据显示,1996年,该国报告了1.6万例莱姆病病例,到2018年,这一数字超过了3.3万例。气候变暖令蜱虫存活的时间延长,疾病通过它们向海拔更高、纬度更高的地区扩散。

  在气候变化带来的种种健康威胁面前,最受伤的是儿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卡塔尔代表安东尼·麦克唐纳2月21日在一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会议上警告称,目前全球儿童约80%的疾病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

  发表在英国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研究显示,儿童和老人的健康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随着气温上升,农作物歉收、食品价格上涨,受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等健康问题影响的婴幼儿会越来越多。此外,气温上升和降雨模式的改变将导致感染性疾病增加,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

  2月17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教育不能等待”高级别融资会议上,来自尼日利亚和哥伦比亚的儿童代表表示,气候变化正在毁掉他们的童年。“儿童对气候危机所负的责任是最小的,但我们现在和将来却要承受最沉重的后果。”尼日利亚儿童代表娜菲莎说。

 
责任编辑:贾晓静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