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园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2021 中国航天再迎发射高峰年:空间站开建、天问着陆火星、发射次数有望破40

发稿时间:2021-02-02 10:08:00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1月2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一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21年执行的第一次航天发射任务,此次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该中心新年度航天发射取得“开门红”。

  2021年,对中国航天来说,又是一个发射高峰年。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披露的宇航任务计划:空间站开建、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多颗风云卫星将上天、年发射次数有望突破40次……2021年中国航天大事件颇有看头。

  空间站春季实施建造

  纵观中国航天2021年任务,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空间站工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2021年春季,我国将首先发射空间站核心舱,随后将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完成交会对接和相关在轨关键技术验证。

  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1月17日,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北京举行空间站任务试验队出征仪式。此前,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已经顺利通过出厂评审,标志着空间站建造即将转入任务实施阶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朱虹说,在天和核心舱任务中,该院承担电源分系统、对接与转位机构分系统、资源舱结构与总装、总体电路资源舱电缆网的研制任务,同时还承担测控与通信分系统的部分单机的研制任务。在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任务中,该院承担对接机构分系统、电源分系统、测控与通信子系统及推进舱结构与总装、总体电路推进舱电缆网等任务。

  目前,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已完成各项研制、生产和测试工作;空间应用系统核心舱任务产品完成了正样研制,技术状态受控。

  随着1月29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发射任务“开张”,该中心也披露了空间站任务的相关进展:目前,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飞船以及用于发射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正在进行总装测试,将于2021年执行两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来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消息称,该发射中心广大科技人员将以遥感三十一号02组卫星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为契机,进一步振奋精神状态,以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奋力夺取每一次航天发射任务的胜利。

  天问一号预计5月着陆火星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以来,已在奔火旅途中飞行近6个月。截至1月3日6时,该探测器飞行里程突破4亿公里。

  天问一号任务是我国独立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实现对火星的“绕、着、巡”。任务一旦成功,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有能力进行火星表面巡视的国家。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新闻发言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说,目前天问一号探测器姿态稳定,预计将在2021年2月10日前后实施近火制动,进入环火轨道,预计将于5月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着陆。

  长途跋涉7个月左右,天问一号只为与火星来一次亲密约会。刘彤杰说,这个着陆点在古海洋和古陆地交界处,科学家认为该地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很有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科学成果,这也是工程总体选择这个地方进行软着陆、巡视探测的原因。

  他还透露,我国行星探测计划规划了4次任务,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是第一次,已经发射实施,目前其他任务正在论证中。规划的第二次是小行星探测任务,预计在2024年前后实施。第三次是2030年前后将开展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此外,2030年前后还将有一次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测,即探测完木星和木卫4之后,还要飞往更远的深空。

  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有望破40

  近年来,中国航天发射迈入高密度发射阶段,年发射次数达到30次以上。其中2018年39次、2019年34次,连续两年位列全球各国航天发射次数榜首。2020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略少于美国,但也有39次,与2018年持平。

  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消息称,在这39次任务中,该集团独占鳌头,贡献34次,占总发射量的87.2%。而2021年,该集团计划安排40余次宇航发射。如果加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和商业航天队伍的宇航任务,2021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有望再创新高。

  这其中,风云卫星家族将迎来新成员。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风云气象卫星发射计划,2021年我国计划发射风云四号B星和风云三号E星2颗卫星,在此基础上,“十四五”期间还要再发射5颗风云气象卫星。

  据朱虹介绍,风云四号B星是风云四号系列卫星的第二颗。2016年,我国成功发射了风云四号A星,实现了静止气象卫星的更新换代。风云四号B星在A星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风云四号A星、B星将实现更为灵活的双星组网观测,有望带来高频次天气观测能力的跃升。

  风云三号E星是风云三号系列卫星的第五颗,将成为全球首个在晨昏轨道业务运行的极轨气象卫星,在保持高精度全球成像和大气垂直观测能力的基础上,将有效提高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精度和时效。

  运载火箭方面同样值得期待。中国航天有这样一句话: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前不久,我国运载火箭新型贮箱研制接连取得新进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集结国内优势力量,先后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3.35米直径铝锂合金贮箱工程样机、复合材料贮箱原理样机,有望进一步减轻箭体重量、提升火箭运力。

  一院专家表示,贮箱占箭体结构重量和空间50%以上,其内部加注的燃料占火箭总重90%以上。贮箱的减重对提升火箭运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铝锂合金的价格相对较高,目前世界航天强国主要将铝锂合金用于火箭末级贮箱上。给火箭末级减重1公斤,相当于火箭运载能力增加1公斤。”一院专家表示,后续,研制团队还将进一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助力未来火箭结构大幅减重和运载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胡梦飞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