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科技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无损检测 用中子给文物“拍CT”

发稿时间:2024-11-29 22:06:00 作者:张渺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11月26至29日,首届中子技术文化遗产科学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召开,建在广东东莞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解锁了一项“新技能”——文物的无损检测。

  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总指挥王生介绍,中子作为一种独特的微观粒子,正逐渐在文物研究领域展现出很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设和运行,为利用中子进行文物表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大科学装置的科研工作者与文物研究人员将共同赋能文物研究和应用。

  据介绍,不同的中子技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中子成像技术可以在不对文物造成任何损坏的情况下,清晰地显示其内部的结构和细节。而且,与传统的X射线成像相比,对那些由重金属包裹或内部结构复杂的文物,中子具有更强的穿透能力,就像给文物拍“CT”。

  此外,中子衍射技术可以用来研究文物的晶体结构,有助于确定文物的真伪、产地和制作工艺。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则可用来确定文物的化学成分,对于研究文物的产地、制作工艺和贸易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研讨会由由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办,故宫博物院和广东省博物馆承办。全球近百位文化遗产和中子技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在会上分享了中子技术在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责任编辑:原春琳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