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富:创制绿色农药,做有用的科研
发稿时间:2024-11-18 14:45:00 作者:彭康捷 雷宇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彭康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金秋时节,我国高粱主产区陆续迎来丰收,数以万亩计的高粱籽粒饱满,烧红了半边天。丰收的背后,高粱地新型绿色农药喹草酮功不可没。
长期以来,野糜子、狗尾草等高粱田恶性杂草和高粱抢水肥、争光照,每年可使高粱减产10%-30%。高粱对一般化学药剂非常敏感,人工除草耗时费力,高粱种植户对此伤透脑筋,没有合适的农药也成为长期制约我国高粱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
几年前,由华中师范大学杨光富教授团队和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制的新型除草剂喹草酮取得农业农村部正式登记,高粱地终于迎来了“救星”。
据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喹草酮已在12个省份累计推广应用超过1500万亩,农业增收超过30亿元,为高粱产业及酿酒等食品相关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
杨光富从小在田间地头长大。有一年夏天帮家里打农药,喷雾器的质量不是很好,摇着摇着农药都漏出来了,一连好几天他身上都像有火在烧,又疼又痒。他向父亲抱怨,以后能不能不打农药,得到的却是否定的答复:“不打农药很难有收成。”
过去农村蔬菜种植病虫害频发,几乎家家户户都放有农药,有机磷农药本身刺激性大、毒性强,如果没有过安全间隔期就采摘,吃的时候很容易引起中毒。“有没有更好用、毒性也没那么强的农药呢?”绿色农药就这样在少年杨光富内心埋下了一颗种子。
1992年,杨光富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保送到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农药学专业攻读研究生。刚开始学农药,杨光富内心很忐忑,社会上对农药有很多误解,他也不例外。
时间一长,杨光富却越干越喜欢。导师杨华铮教授的新农药研究让他眼前一亮:对作物安全,对环境友好,高效低毒低残留,这不正是自己“理想中的绿色农药”吗?
博士毕业后,杨光富回到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农药研究所,从事绿色农药创制基础研究。
杨光富说,当时国产农药市场份额小,国外不会特意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创制新农药,长期依赖进口农药品种导致的抗药性问题亟待解决。做新农药,只有在化学结构上进行大的创新,勇闯“无人区”,才能从国外专利的覆盖中“突出重围”。
随着生产方式、气候格局等因素不断变化,杨光富坦言,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越来越复杂,“单打独斗”越来越行不通,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跨学科力量赋能尤为关键。
多年来,在杨光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一项项技术难题陆续被突破:全球首个农药分子设计技术平台、全球最新最完善的农药相关数据库相继问世,从基础理论研究到新品种创制的自主创新链逐渐贯通……
搞科研难吗?“困难肯定是有的,但迎接挑战是有乐趣的,解决难题是有成就感的。”这位70后教授始终坚信,“冷板凳”只要一直坐,就一定能坐热,科研也一定能做好。
经过上千个日夜的不懈努力,杨光富团队终于在2013年研发出一种具有全新分子骨架的化合物。经过反复筛选和测试,其优异的除草活性让人眼前一亮,对小麦、棉花、玉米、甘蔗、高粱等作物非常安全,并且对哺乳动物毒性极低。
有了新化合物,成果转化又让杨光富犯了难。2015年,杨光富来到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探讨合作的可能性。先达股份原本锚定玉米市场,但新化合物很难在除草剂种类繁多的玉米地中“突出重围”。
“能不能作为高粱地除草剂开发?”一次讨论会上,杨光富语出惊人。我国高粱年种植面积不过1000万亩,且长期缺乏有效的除草剂。开发一种新农药,平均需要筛选15.9万个化合物,耗资超过2.86亿美元,从首次合成到上市平均历时11.5年。害怕“得不偿失”,企业代表无不认为风险巨大。
杨光富深知,创新之路,不可预见的风险不计其数,敢于探索才有可能成功。此前的筛选结果表明,新化合物对高粱高度安全,经过反复调研和实验验证,2016年双方最终决定将其作为高粱田除草剂进行产业化开发,命名为喹草酮。
此后的5年间,杨光富团队和企业研发团队一起,历经几千次试验,几乎跑遍了全国所有的高粱主产区,建立了2000多个田间试验示范点,最终完成了全部登记试验,在2020年取得国家新农药正式登记。
一开始,高粱种植户十分怀疑,以前的农药除草不彻底,还对高粱有药害。用了喹草酮以后,大家发现田里的杂草明显更少了,谷仓里的高粱更多了,手里的钱包更鼓了。喹草酮上市后,很快成为农户们除草的首选,每亩用量仅需2-10克,就可以达到全面除草、低毒低残留的效果。
2023年10月,新型高效除草剂喹草酮的化合物专利“三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获第24届中国专利金奖,专家评价其成功解决了高粱田“超级杂草”无药可治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杨光富介绍,喹草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经获得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授权,其新颖的分子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引起了多家国内外企业的关注和跟踪模仿。“喹草酮已经取得巴基斯坦登记,希望它能够走出国门,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2022级华中师范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博士生蔡卓梅在本科时就进入杨光富课题组学习。8年来,她积极投身绿色农药创制研究,申请的多项专利均已实现成果转化。“杨老师经常跟我们说,做科研的根本目的不是‘发文章’,而是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她说。
2024年9月,杨光富团队成功研发的水稻田新型除草剂吡唑喹草酯正式取得新农药登记。吡唑喹草酯对我国水稻品系高度安全,将为水稻杂草防控提供新的高效解决方案。
自主创制高效又安全的绿色农药,对于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在农药里“摸爬滚打”30多年,杨光富一直坚持扎根基层一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科技创新,过程很艰辛,但我还是愿意做有用的科研,让自己的研究为农民、为产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贡献”。
HSK考试不仅是一种测试工具,也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标准化、...
2024-11-18 14:28:00今年6月22岁的叶崇政从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学习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他通过招聘入职...
2024-11-18 14:26:00记者从霍尔果斯海关获悉:自2023年11月10日中哈相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一年来,霍尔果斯口岸...
2024-11-18 13:54:00桑干河流域是我国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之一,近日,桑干河流域朔州段迎来了今冬候鸟迁徙高峰。...
2024-11-18 12:47:00为了向校长汇报防鸟撞设施改造项目,在协会成员的帮助下,李妍妍用两天时间准备了汇报材料。...
2024-11-18 12:46:0011月15日,“掌上六安”发布了一则短视频介绍,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政府大院近日“火了”,网...
2024-11-18 12:45:00如果要问班味最浓的地方是哪里?那一定是打工人的“第二个家”——办公室。然而,有个地方被...
2024-11-18 11:54:002015年9月20日,长珲高铁全线开通运营,一路从吉林省省会城市长春到口岸城市珲春,共设13座高...
2024-11-18 11:31:00记者从吉林白城市应急局获悉,今早7时35分许,吉林白城市滑冰馆屋顶发生部分塌落,未造成人员...
2024-11-18 11:30:00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星泰严重违纪违...
2024-11-18 10:08:00经济日报记者 袁勇 摄 8月16日,山东援藏农业专家、日喀则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推广中心副主任...
2024-11-18 09:48:0011月,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的霍拉山,宛若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杰作,绵延起伏...
2024-11-18 09:48:00新疆博物馆文创大厅里展陈着各类文创产品,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们在展柜前欣赏、挑选着心仪的...
2024-11-18 09:48:00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原木期货今天上午九点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针...
2024-11-18 09:39:00一眼心动!邂逅绚丽初冬
2024-11-18 09:34:0011月15日,“老街区里潮流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旨在讲好老街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
2024-11-18 09:30:00用非遗皮影戏打开中国航展
2024-11-18 09:24:002024年11月13日,中国保安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其中...
2024-11-18 09:20:00新时代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
2024-11-18 08:50:00一年一度的“双11”电商大促落下帷幕,快递物流行业也迎来了业务高峰。该中转场负责人李鹏飞...
2024-11-18 08:45:00今天是11月18日,星期一,中国青年报“青年早新闻”来了——“青年关注、关注青年”!
2024-11-18 08:17:00据了解,在闭店之前,北京艺术伞连锁培训机构共有2337名学员,学生预缴学费的金额高达2000多...
2024-11-18 08:15:00受美元持续走强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黄金价格自10月底开始下跌以来,跌幅已超过9%。国际金价...
2024-11-18 07:54:00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主体赛全国决赛奖名单。
2024-11-18 06:19:00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参赛选手都表示,如今更需要关注的是那些来自中小企业或欠发达地区的技...
2024-11-18 06:19:00第二次参加“振兴杯”比赛的罗浩,又发现了一些在平时遇不到的问题。在他看来,每一次比赛,...
2024-11-18 06:19:00随着科技的跨越发展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需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构产业工人队伍已成...
2024-11-18 06:18:00为了准备此次比赛,陈增脱产半年专心集训。努力并不止这些,在此前的3年里,他每天下班都会复...
2024-11-18 06:14:00多次担任“振兴杯”赛事评委的宋军民感受到,随着设备的综合运用越来越多,对人的要求日益提...
2024-11-18 06:14:00摊主杜林峄和葛小雅是一对90后夫妻。杜林峄用擀面杖将不同图案的面团向四周延展,擀成一张手...
2024-11-18 06:09:00饭搭子、运动搭子、学习搭子、旅游搭子……如今,年轻人之间盛行“搭子”关系,主打一个精准...
2024-11-18 06:10:00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2024-11-18 0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