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德仁院士分享成长“三条路”
发稿时间:2024-07-03 10:27:00 作者:彭康捷 谢茜茜 雷宇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彭康捷 谢茜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从在武汉测绘学院(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前身)勤奋攻读的小伙子,到如今捧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湖北省唯一的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用85载岁月践行了年少时一句朴实但却真诚的誓言:“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7月1日,载誉归来的李德仁院士在武汉大学作了名为《爱我中华,科技报国》的专题报告。
报告里,他回顾了人生成长“三条路”——从德国留学到学成归来决心报效祖国的留学之路;带领团队专注于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创新之路;进一步增强我国空天信息科技实力的未来之路。
耄耋之年,他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向在场数百名青年学子诠释“科技报国”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报告会上,武汉大学校党委书记黄泰岩号召全校师生以李德仁院士为榜样,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李德仁院士在作报告。供图: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
留学之路:“你得像头牛回来,为国家和人民多挤奶”
1982年,求学路上几经波折、已年过四旬的李德仁到德国波恩大学深造,在跟随库普费尔教授学习工作的过程中,他首创了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代法”,被誉为“李德仁方法”,推动了测绘学理论的前进,得到了国际测量界的认可和赞誉。
只用两年多时间,李德仁便完成了通常需要五六年才能完成的博士论文和学位课程,他在论文中提出的“误差可区分性理论”被国际著名大地测量学家Grafarend教授称赞,“解决了测量学一个百年来的问题”。
而今回想起这段经历,李德仁坦言,这篇论文让他有200%的激动感。
临近毕业,美国、德国的科研院所相继向他抛来橄榄枝,回国还是留下?
夫人朱宜萱对他讲:“你就像一头牛,一直吃国家的草,还没有挤一点奶出来,要回来为国家和人民‘挤奶’”。最终他婉拒国外的邀请,学成归国回到母校任教,投身国家遥感测绘科研事业。
李德仁的留学之路,时间并不算长,但这是李德仁科技报国人生路的楔子。留学之后,李德仁“爱我中华,兴我家邦”的科技报国路、“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为国家创新到老”的科技强国路徐徐铺开。
创新之路:“从无到有,从有到好”
地理信息系统就是要把纸上的地图画到电脑里面去。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还没有自己的国产软件,只能使用国外的“老牌”软件。
李德仁和他的团队历经3年时间,让中国“面向对象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eoStar领先于世界。随后,国内首个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平台GeoSurf和空间信息共享集成平台GeoGlobe也相继问世,坚实地扛起了民族“GIS”的大旗。
作为“天地图”运行的技术支撑,GeoGlobe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谷歌地图里,中国的边界是美国人的主张;我们‘天地图’是中国人的主张,中国人不吃亏的。”李德仁说。
2012年,李德仁牵头研制的“资源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入轨。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和发射的第一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卫星对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
除此之外,3S集成与智能驾驶成果、“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和珞珈系列科学卫星成功发射等一系列的潜心研究成果,不仅给李德仁带来了国内外的奖项和荣誉,更是极大增强了我国在空天信息技术领域的硬实力,对于国产测绘卫星遥感数据的公益性服务和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谈及因此获得2020年度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布洛克”金奖的经历时,李德仁笑着说:“这是一个‘真金’的奖,用‘真的金子’做的奖。”
台下学子被他的幽默感染,霎时笑声一片。
报告会现场。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未来之路:90岁建成“东方慧眼”
2020年1月,81岁的李德仁办理荣休手续;然而时至今日,他也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想法。
报告中,李德仁分享了一幅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手书的题词:“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为党和人民奉献到老”。
在这位高龄老人身上,丝毫看不出疲惫。报告会上,面对“坐着演讲”的建议,他坚决表示:“不,一定要站着讲。我一定给大家作个好报告。”
他将自己的未来计划延伸到了90岁,希望在2030年建成空天信息全球实时智能监测网OSE(东方慧眼星座),让“看地球就看得快、看得清、看得准、看得全,还让老百姓看得懂,通过通信送到所有人的手机上”,“我们的樱花大道、校长办公楼,都能看得很清楚”。
对于遥感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李德仁的目标是“兼济天下”,力争建设空天信息国家实验室,为我国打造空天信息领域万亿元产业链,“要给大家做更多的事情,来提升国家的竞争力,给国家做更多的万亿产值”。他表示,2035年科技强国,没有后路,必须执行。
这条通往未来的道路,对李德仁而言,并不孤单。
“张平文校长到了武汉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握手”,两人迅速启动“东方慧眼”第一期并收获巨大成功,计划进行第二期建设。还有地方市委书记对李德仁院士说:“你来,我给你投钱。”
这位85岁科学家的遥感梦想,未来可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武汉7月3日电
打开一个AI志愿填报系统,输入高考省份、科目、分数等考生信息,就可以生成一张按“冲稳保”...
2024-07-03 09:54:006月29日,新疆新源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也发布倡议书称,医学专业学科人才奇缺,选择合适的院校专...
2024-07-03 09:54:00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广东省韶关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李石保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
2024-07-03 09:48:00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7月3日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
2024-07-03 09:39:00“今日平江”微信公众号3日发布消息,根据当前汛情及气象预报,按照《平江县防汛应急预案》有...
2024-07-03 09:24:00今年以来,终止A股上市申请企业数量创新高。在新增受理企业数量减少、终止上市申请数量增多的...
2024-07-03 08:51:00今年第二季度,各地陆续优化房地产政策,居民购房热情有所提升,部分地区二手房成交量连续多...
2024-07-03 08:48:00针对生鲜快递,有快递公司推出了张贴专有标识、提供优先中转、优先派送、禁止投柜和个性化理...
2024-07-03 08:39:00我国职业技术大学数量已达到51所,今年是职业本科学校设置数量最多的一年,共18所。王敬杰也...
2024-07-03 08:39:00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江苏省纪委监委消息:南京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陈利根...
2024-07-03 08:36:00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
2024-07-03 08:24:00近期,受新发放房贷利率下降、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率下行等因素影响,“是否要提前偿还存量房贷...
2024-07-03 08:24:00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快递业务量居全国第四位,仅次于金华(义乌)...
2024-07-03 08:24:00据微信公众号“吉林市发布”消息,7月1日,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世界锅包肉大赛赛事情况新闻...
2024-07-03 08:19:002024年7月2日,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同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拉扎罗在马尼拉共同主持召开中菲南海...
2024-07-03 07:36:00此次针对多地的营养餐专项审计“体检”,再次提醒人们:除了发酵为公共热点的个别事件,社会...
2024-07-03 06:01:00近日,深圳一名救护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一边直播、一边飙车,相关视频在网上迅速引发关注。以...
2024-07-03 06:01:00今年,福建省福州市在市区推行可调节高度的课桌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和舒适度,调节课...
2024-07-03 06:01:00那些顶着公益之名的网络传销活动该颤抖了——6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
2024-07-03 06:01:00一男子戴上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老人模样潜入4户居民家中,共偷盗10多万元财物。此次案件暴露...
2024-07-03 05:57:007月1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发布消息称,北京线上购药医保个人账户支付已接入300家药店。始于20...
2024-07-03 05:57:00今年3月,最高法工作报告披露,我国超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工伤认定、社保缴纳等存在堵点,每...
2024-07-03 05:55:00李顺利出生在广西兴安县的山村,她的父亲因精神疾病16年前走失,留下肢体残疾的母亲与年幼的...
2024-07-02 21:07:00受6月30日至7月2日降水影响,豫北大部,豫东、豫中及豫南局部地区墒情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日1...
2024-07-02 20:39:00今天,北京市教委召开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工作部署会,明确从2024年9月面向北京市属公...
2024-07-02 19:53:007月2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根据灾害影响和地方救灾工作需要,会同国...
2024-07-02 19:52:00今天,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广西...
2024-07-02 19:52:00戴和英,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曾获全国...
2024-07-02 19:46:00自6月18日至今,湖南平江县遭遇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雨量最多的严峻汛情。
2024-07-02 19:39:002024年上半年,北京细颗粒物(PM2.5)累计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1%;优良天数同比增...
2024-07-02 19:39:00汴河的前身是战国时的鸿沟。鸿沟是在战国时期陆续开凿成功的,是当时中原大规模的水利工程。
2024-07-02 19:28:007月1日,天津海岸电台值班人员询问船舶收听北极航线气象预报播发情况。
2024-07-02 19:28:00